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民政部關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來源: 民政部門戶網站 時間:2024-04-28

2023年,民政部黨組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依法治國重大決策部署,健全完善新時代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法治保障體系,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民政部黨組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列入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及相關會議培訓的重要內容,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圍繞“以學正風”開展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研討。時任部黨組主要負責同志在《民主與法制》周刊發表署名文章《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加強新時代民政法治建設》。部黨組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履行推進民政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多次主持召開部黨組會議、專題會議對法治政府建設任務進行部署,研究制定有關貫徹落實方案,帶頭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民政事業改革發展。部黨組成員在各自分管領域認真履職盡責,將法治政府建設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確保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民政工作全過程、各方面。

二、推動完善民政法規制度體系

(一)強化頂層設計

召開“加強新時代民政政策法規體系建設”動員部署視頻會,明確民政法規體系建設的任務要求,部署安排具體工作。制定《民政法規制度建設規劃(2023-2027年)》、《民政部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建立健全立法起草專班、立法計劃調度、重點立法問題調研、配合立法機關審議、法規配套規定督促等工作機制,確立北京市昌平區、河北省正定縣等全國民政法治工作聯系點,并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民政法規制度建設進行系統謀劃,切實強化民政法治建設頂層設計。積極溝通協調,推動社會救助法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2023年度立法計劃,社會救助法、慈善法、養老服務法、行業協會商會法列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總結宣傳地方先進經驗做法,編發民政部簡報11期。

(二)推進重點領域立法。協助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慈善法,新修改的慈善法將自2024年9月5日起施行。配合司法部完成社會救助法(草案)審核并報送國務院審議。研究論證行業協會商會、養老服務及兒童福利等領域立法工作。報請國務院領導同志同意開展《基金會管理條例》修訂相關工作。推動完成《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與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不一致條文修訂工作。貫徹落實我國加入《取消外國公文書認證要求的公約》的有關決定,就《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登記辦法》、《婚姻登記條例》有關條款提出修改意見。出臺《社會組織名稱管理辦法》、《地名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廢止《民政信訪工作辦法》。

(三)開展各類清理工作。配合國務院辦公廳、司法部等部門完成相關行政法規、國務院行政規范性文件、涉及黃河流域的保護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涉及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的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內外資不合理差別待遇等相關清理工作。按季度完成全年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案例歸集和市場準入壁壘排查。

(四)加強合法性審查。進一步規范部機關規范性文件等合法性審查送審工作,統一合法性審查自查要求。對14件行政規范性文件和中央文件代擬稿、11件黨組規范性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查。將公平競爭審查作為合法性審查的重要組成部分。完成4件社會組織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決定書審查。

三、推進職能轉變和權力監督

(一)嚴格依法決策。強化依法決策意識,在處理重大復雜問題時,充分聽取法制機構和法律顧問意見。注重發揮專家咨詢委員會及高校科研機構專家學者作用,落實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制度。

(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社會組織管理方面,按照“雙隨機、一公開”原則,抽查審計212家全國性社會組織。開展258家社會組織法定代表人離任審計、注銷清算審計。全年受理各類網上投訴舉報1.5萬余件并及時辦理。加強對各地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錯誤數據修復工作的指導,處理重錯碼問題1000余個。社會救助方面,印發相關工作要點,指導各地持續糾治工作作風,強化救助資金監管,規范審核確認流程,落實落細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持續開展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績效評價,對各地兜底保障政策落實情況、救助有效性和滿意度等進行檢查調查,隨機抽查各地救助熱線接聽情況。養老服務方面,部署開展“養老服務監管效能提升年”活動,對各地養老服務監管進行全面評估并開展專項整治提升。殯葬管理方面,印發有關工作通知,強化殯葬領域行業監管措施,維護殯葬管理服務秩序。殘疾人福利方面,印發《精神障礙社區康復資源共享與轉介管理辦法》等文件,加強殘疾人兩項補貼精準管理和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規范發展,有力保障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區劃地名方面,指導各地嚴格依照權限審批國務院授權事項,規范做好國務院授權省級人民政府審批事項備案工作。

(三)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強民政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及其移動端“民政通”建設,新增20個地方民政專區,全年累計提供各類服務超過1276.4萬次,實名注冊用戶超過173.4萬人。升級優化社會組織年檢系統,推動法人庫年檢系統在8省份1120個登記管理機關應用。升級改造法人庫執法監督系統,實現社會組織投訴舉報和執法監督信息全國分辦。強化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建設,實時預警存在困難風險的低收入人口,及時進行實地查訪核實,目前信息平臺已匯集6600多萬低收入人口。推進殯葬服務信息化建設,建立完善全國殯葬基本信息數據庫。優化全國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新增了新納入低保殘疾人提醒等功能,持續完善了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數據庫。

(四)優化公共服務。報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22項民政領域國家標準,發布13項行業標準。推進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全年辦理婚姻登記“跨省通辦”14.66萬余對,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938例、“全程網辦”24225例,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認定“跨省通辦”申請83例。動態歸集全國約88.2萬家社會組織基礎信息,全年更新數據項超過4000萬項。持續加強國家地名信息庫建設,推動“地名變更審核信息”納入國務院部門共享數據第六批責任清單,信息庫日均社會訪問量超過5000人次。維護和完善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平臺,有序更新行政區劃變更數據,為社會公眾提供便捷權威的行政區劃信息查詢服務。

(五)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社會組織方面,加強信用信息管理與歸集,全年累計3.7萬家社會組織被納入失信名單。將全量社會組織信用信息動態共享給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信用中國”平臺等,推動數據共享和信用懲戒。養老服務方面,印發有關工作通知,指導有關省市開展養老機構信用監管試點工作。協調推動養老服務失信懲戒機制列入《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基礎目錄》和《全國失信懲戒措施基礎清單》,推進養老服務信用體系建設。慈善捐贈方面,印發工作方案,對慈善組織有關信息公開情況開展專項檢查及整改。對整改后仍未達到法定信息公開要求的依法進行處理,并加大曝光力度,發揮警示作用。

(六)推動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配合應急管理部,推動各地落實《關于進一步推進社會應急力量健康發展的意見》。制定《養老機構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養老機構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指導各地民政部門和民政服務機構建立健全重大安全風險預警機制和應急處置預案。

(七)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動態更新部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內容,公開發布行政規范性文件7件、規劃計劃3項、統計數據8篇、財政預決算和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等信息3篇、部公務員招錄和部屬事業單位招聘相關信息15篇,及時更新部領導相關信息2次。參加或舉辦各類新聞發布會、通氣會11次,制作政策解讀稿件10余篇。全年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134件,均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及時辦理和答復。部門戶網站全年發布信息8192條,部政務微博“民政微語”發布信息1654條,部政務微信“中國民政”發布信息1575條,服務熱線電話接聽量達17690余人次。

(八)加強行政復議和應訴工作。全年新收行政復議案件42件,上年結轉9件,審結49件;新收行政應訴案件34件,上年結轉9件,已審結的30個案件均勝訴。嚴格履行執法監督職責,向有關省級民政部門發送行政復議建議函2份。

(九)加強權力制約和監督。完善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機制,深化中央巡視整改和內部巡視巡察,持續加強和改進對各級“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堅持嚴的基調,嚴肅查處違紀違法問題。召開部直屬機關警示教育大會,通報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

(十)強化考核評價。將部主要負責同志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列入個人年終述職內容。將依法履職情況列為2023年年度考核領導干部述職的重要內容,領導干部法治素養和依法履職情況接受群眾評價。

四、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一)加強對地方行政執法工作的指導。印發相關工作指引,舉辦社會組織風險防范培訓班和社會組織行政執法工作座談會,指導地方做好社會組織行政執法工作,指導推進基層社會組織行政執法的規范化建設,發布社會組織領域風險防范典型案例。為北京、遼寧、安徽等地舉辦養老服務執法培訓班進行授課。

(二)加強重點領域執法。在全國范圍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關停非法社會組織違法違規網站(APP)164個。持續強化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治理,通過減免、降低和取消收費等舉措減輕企業負擔約59.45億元。嚴肅查處全國性社會組織違法違規行為,共執法約談500余人次,對全國性社會組織作出行政處罰6件。

五、推動社會治理法治化

(一)深化社會組織依法治理。配合有關部門理順行業協會、學會、商會等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管理體制,認真落實社會組織成立登記、章程核準、年檢年報、專項抽查、等級評估、教育培訓與社會組織黨建同步,將黨的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社會組織章程。開展行業協會商會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推動建立產業集群8000余個,推介招商引資項目2.4萬個。推動各地通過建立孵化基地、政府購買服務、加大財政支持、對接多方資源等方式,持續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引導社區社會組織有效參與城鄉社區治理、發揮積極作用。

(二)深化法治宣傳教育。舉辦全國民政標準化知識培訓班。開展“4·15”國家安全日普法、憲法宣傳和2023年中國公平競爭政策宣傳周活動。印發《民政部關于學習宣傳貫徹 <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的通知》,在全系統做好新修改的慈善法宣傳貫徹工作。將習近平法治思想、重要黨內法規等列入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抓好公務員日常法治學習。

2024年,民政部黨組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提高民政工作法治化水平,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持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一是加快推進重點領域立法進程。著力抓好《民政法規制度建設規劃(2023-2027年)》落實,更好推動民政領域相關立法修法取得實質進展。二是扎實推進依法行政。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全面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深入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逐步提升各項工作法治化水平。三是繼續認真履行普法責任。制定民政部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清單,不斷提升法律法規知曉度和法治精神認同度。